导航菜单
首页 >  云南招生组人文社科系列讲座开讲  > 清华大学“英美文学经典的人文理解”系列讲座开讲

清华大学“英美文学经典的人文理解”系列讲座开讲

7月3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外文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英美文学经典的人文理解”系列讲座在清华大学文南楼204会议室正式开讲,台湾东吴大学文学艺术与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客座教授袁鹤翔教授以“Epic: Homeric and Miltonic, a Teaching Experience”为题进行首场演讲。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来自国内外约70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并参与讨论。讲座由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雷担任点评人。外文系党总支副书记赵蓉致开幕辞,她衷心祝贺本系列讲座顺利开幕,并强调了在当前科学技术挑战的背景下,坚持经典研究作为文学研究根基的重要性。

袁鹤翔教授讲座

袁教授详细介绍了荷马和弥尔顿等人的史诗地位,探讨了史诗在口头传统与书面形式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他结合个人教学经历分享了他对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他指出,英国文学的学习往往从史诗《贝奥武夫》开始,因为它是英语文学的源头。在《贝奥武夫》的开篇,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口头传统的起源。诗篇以“Hwæt”开头,意在引起听众的注意,暗含了听觉的重要性。袁老师指出,以《荷马史诗》、《贝奥武夫》为代表的口头史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广泛性(embracive force),经典作品如《伊利亚特》将神和人的故事融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第二点是辐射性(radius effect),例如《伊利亚特》的宏大设计从一个简单的开始——阿基里斯的愤怒——出发,逐步扩展到一系列情节;第三点是崇高性 (sublime language),史诗需要使用崇高的语言风格来传达其主题的庄严与宏大。第四点是融合性 (choric presentation),史诗作品不仅仅关注于某个事件、某个个体或某种表现手法,而是通过多种表现方式的组合,展现其广阔和复杂的内容。

《伊利亚特》场景

袁教授认为,《贝奥武夫》和《失乐园》分别是口头史诗和书面史诗的典范之作。《贝奥武夫》不仅包含早期血缘关系生发的政治结构,也涉及到许多基督教起源的内容,这种融合奠定了欧洲君主制的传统,从而揭示了中世纪社会的早期结构和演变轨迹。而在教学过程中,弥尔顿的《失乐园》是学习史诗的更佳起点。如果直接从古代史诗(如荷马时代)开始教学,学生们需要跨越巨大的时间鸿沟,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弥尔顿的《失乐园》作为书面史诗的代表,不仅继承吸纳了古典史诗的宏伟主题、崇高风格和宗教色彩等一系列文学传统,还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语境,强调自由意志、选择、天意和欲望等主题,凸显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史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弥尔顿的《失乐园》在英国文学史诗创作的传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且更贴近现代学生的时代背景,是引导学生进入史诗学习的最佳选择。

《失乐园》场景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陈雷老师在点评时指出,达尔文对《失乐园》非常感兴趣,这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失乐园》的主题,达尔文的进化论关注的是物种起源,弥尔顿关注的则是万事万物,包括宇宙、人、罪恶以及社会等的起源,两者间的关联值得我们思考。关于《贝奥武甫》,陈雷指出这部作品中虽然穿插着许多与主线情节貌似不相干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多与主线情节构成主题上的呼应,值得在阅读时加以注意。另外,他还指出荷马史诗与维吉尔史诗之间的一个区别,后者非常注重为主人公做道德辩护,而前者则似乎缺乏这个兴趣,深受维吉尔史诗影响的弥尔顿也继承了这一特点,他在作品开篇就宣称,其目的是要为上帝对待人的方式做辩护。

陈雷研究员点评

最后,陈雷还指出中西方文学在起源上的一个重要区别,西方很多语言的文学都始于史诗,而中国则缺少史诗传统,这可能与中国文字很早就与口语分途有关。之后,来自线上线下的多位同学就维吉尔的史诗对神圣世界和人类世界关系的处理、史诗中的俚语是否构成阅读障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曹莉教授主持

主持人曹莉教授衷心感谢袁鹤翔教授和陈雷教授为“英美文学经典的人文理解”系列讲座贡献了精彩的开端。她表示本系列讲座将邀请全国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专家共同参与,以期启发和示范外文学科的文学教师和本硕博学生如何在当下的大学讲堂上讲授和学习文学经典,引导广大学术同行和青年学子在后工业化数码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坚定学术理想,坚持学科守正,创新文学教学,对文学经典及其永不过时的价值与意义产生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刻、更有创意、更有想象力的理解。

讲座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供稿|李佳静

编辑|沙克尔江

审核|高阳

相关推荐: